历史虚无主义

《生万物》:大阅兵前的争议之作

2025年8月,电视剧《生万物》在央视八套与爱奇艺同步播出,迅速以近10亿播放量和4.94%的高收视率成为“爆款”。然而,这部以鲁南农村土地变迁为背景的年代剧,却在一片赞誉声中陷入巨大争议:美化地主阶级、弱化阶级矛盾、消解土地革命合法性的质疑声浪,在社交媒体上

历史虚无主义 地主 赵德发 佃户 学祥 2025-08-31 10:11  1

清醒认识西方二战史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并肩作战,为人类文明的生存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由于西方国家在国际舆论、学术研究、媒体话语等方面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随着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延续,西方的二战历史书写与传播逐渐产生严

历史 二战 研究 历史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 2025-08-31 09:31  1

从创作自由到责任自觉:网络文学的历史叙事边界与价值突围

近年来,网络文学作为新兴文化形态蓬勃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与饭圈文化渗透的潜在风险。当前网络文学领域虽未形成规模性渗透态势,但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的治理思维不可或缺。面对这两种文化顽疾的挑战,需要构建起制度规范、行业自律、创

历史 创作 文学创作 网络文学 历史虚无主义 2025-08-29 21:38  1

《生万物》:一场对地主阶级的美化与历史正义的消解

电视剧《生万物》自播出以来,因其对地主阶级的“人性化”塑造引发激烈争议。该剧通过塑造“勤俭持家”“乡邻互助”的地主形象,试图解构传统阶级叙事,模糊剥削本质,甚至隐晦质疑土地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本文将从阶级剥削的隐蔽性、历史真实的扭曲、文艺创作的伦理底线三个维度,

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 郭松民 佃户 地主阶级 2025-08-28 13:35  2

潮评丨有关抗战史传播的几点思考③戳破历史虚无主义,影视作品当扛起责任

暑期以来,多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重要节点的影片陆续上映。以《南京照相馆》为代表的影视作品通过直面战争创伤引发舆论争议。当镜头对准受害者,是否会陷入“歌颂苦难”“宣扬仇恨”的误区?事实上,这类作品的价值正在于以真相叙事激活历史记忆,成为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重

影视作品 影视 历史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 南京照相馆 2025-08-27 13:03  4

为什么看完东极岛观众气炸了?,蒙主真敢说

去看了东极岛,和照相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难想象在80周年到来之际,还有这样的歪电影出来。要知道上一代的电影人都还活着,而且很活跃。东极岛没看,我对它的导演不感兴趣。去看了东极岛,和照相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难想象在80周年到来之际,还有这样的歪电影出来。

真敢 电影人 历史虚无主义 东极岛 照相馆 2025-08-15 15:15  4

宣讲家评论:以光影铭刻历史:由电影《731》定档生发的思考

当下,历史虚无主义正以隐晦手段侵蚀民族历史根基,危害甚巨。本文紧扣电影《731》定档“九一八”这一热点,从理论剖析、实践反击、法律保障等维度展开论述,阐明其对抗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意义,探究守护历史真相的有效路径,唤醒民族集体记忆、凝聚社会共识,为筑牢意识形态安

历史 电影 731 历史虚无主义 光影铭刻 2025-08-14 13:12  4

日本投降8月15胜利日:历史的伤痛与和平的希望,感恩伟大的祖国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回首往昔,这句诗道尽了抗日战争的悲壮与艰辛。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天,是中华民族浴血奋战14年后迎来胜利曙光的日子,它承载着无数先烈的热血与牺牲,也寄托着我们对和平的永恒向往。

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 731部队 胜利日 日本军国主义 2025-08-14 13:02  3

《左宗棠收复新疆》纪录片是对极左思潮鼓噪的历史虚无主义的痛击

2025年8月4日,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在湖南卫视、芒果TV、湖南金鹰纪实卫视等平台播出。该片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出品,湖南金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金鹰纪实

左宗棠 历史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 极左 极左思潮 2025-08-12 07:33  3

如何看待电影731的热度持续高涨

捍卫历史真相:在“历史虚无主义”暗流涌动,日本右翼持续试图淡化历史罪责的背景下,《731》以影像方式还原侵华日军731部队实施细菌战、进行人体实验等反人类暴行,有力回击了歪曲历史的言论,捍卫了历史真相。如日本外务省多次施压修改影片内容的行为,恰恰暴露了其心虚,

电影 731 历史虚无主义 日本右翼 黑太阳 2025-08-10 08:30  3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大屠杀纪念不能走向历史虚无主义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据说,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出现的一条非常重要大标语,原出自大屠杀幸存者,南京人士李秀英女士的一句话,我查过,其实这句话之所以能被放大后印刷在纪念馆的墙壁上,是因为纪念馆的官方也一直在宣扬这个观点,比如,2015

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 南京大屠杀 李秀英 2025-08-06 15:33  4